首页
/ Locust性能测试中并发用户与RPS的关系解析

Locust性能测试中并发用户与RPS的关系解析

2025-05-07 14:44:06作者:宣聪麟

在性能测试领域,经常会出现对"并发用户数"和"每秒请求数(RPS)"概念的混淆。本文将以Locust工具为例,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指标的内在关系。

核心概念辨析

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同时活跃的虚拟用户数量,而RPS反映的是系统实际处理的请求吞吐量。这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关系,而非简单的线性对应。

关键影响因素

  1. 响应时间决定吞吐量:每个虚拟用户完成请求-响应周期的时间直接影响RPS。响应时间越长,单个用户产生的RPS就越低。

  2. 等待时间设置:Locust中的wait_time参数控制着用户执行任务后的等待时间。较短的等待时间会产生更高的RPS。

  3. 系统处理能力:被测系统的性能瓶颈会限制实际能达到的RPS,即使增加并发用户数也可能无法提升吞吐量。

典型误区解析

常见误解是认为"150个并发用户就应该产生150 RPS"。实际上:

  • 如果每个请求需要1秒完成,150用户确实可能产生约150 RPS
  • 但如果每个请求需要2秒,同样的150用户只能产生约75 RPS
  • 如果系统出现性能下降导致响应时间延长,RPS还会进一步降低

Locust最佳实践建议

  1. 合理设置wait_time以模拟真实用户行为
  2. 通过梯度增加用户数观察RPS变化曲线
  3. 关注响应时间与RPS的关联变化
  4. 使用Locust的分布式模式进行大规模测试
登录后查看全文
热门项目推荐
相关项目推荐